首先想特別說明,我認為每個人的成長求學背景和讀書方法都各有所異,恐怕沒有什麼資格或能力給敬愛的觀文者什麼參考建議甚或教戰守則,所以請原諒我僅是略述自己的心路歷程,感謝!
一、初衷
(一)興趣的萌芽
大三、大四時除了必修的基礎課程外,為了廣泛學習瞭解各種不同領域,選修了吳志正老師在台大開設的「醫療民事法專題討論」、李崇僖老師在台大開設的「生物科技法」,也去旁聽了東吳「醫事法專題講座」等等課程,對醫療及生物科技法領域有了興趣與一些粗淺的理解,會自己查詢判決、看文章向老師們請教及討論,而後萌生對此一領域(甚至是產業)的熱情。
(二)選擇繼續進修與考慮研究所
大四選擇繼續深造之後,便面臨要考哪一間研究所的艱難抉擇,一般的研究所大多只有基礎法學類,不過,縱然基礎法學學科要研究自己有興趣的議題會比較缺乏資源比較辛苦,但仍舊是選擇之一,如:商法組可以寫全民健保問題;民法組可以寫醫事糾紛問題;刑法組可以寫醫療行為除罪化問題等等。原本已經下定決心要報考民法組,不過有一天碰巧看到「北醫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的招生海報,如果能從「由民法出發探討與民法有關的醫療生物科技問題」,跨足到「從醫療生物科技產業觀察會遇到的民法、刑法、行政法等等問題」,這樣的思考模式和眼界是不是會更加開闊加上北醫是醫學大學,有充沛的醫學、藥學及公共衛生領域專業資源,還能廣結善緣,與醫療專業的同學們討論,對我可謂是最好的學習環境,於是立馬改變志願!
二、考試
基礎的法學知識準備方向與其他研究所沒有什麼不同,而且也同樣不能開法條,所以必須把法條記熟(至少我硬是背誦了那幾條特別重要的啦,像是侵權行為184-195、委任契約、履行輔助人等等)即以大學四年打好基礎的基本法學知識作為根基,總複習一下。再者,關於套入醫療或其他案例的申論題,除了瞭解原理原則還必須對於此門領域不至於太過陌生(有時候適時的寫出幾個”韓德法則”、“事實說明自己”會讓老師們看到亮點),可以多參與相關研討會掌握一下最新爭議和出題可能方向、或看看市面上的醫療法律書籍及期刊論文、修習相關課程,都能增加自己的戰鬥力!
三、備審資料及面試
(一)備審資料準備
備審資料的部分都盡量以表格或圖表的方式清楚呈現。我自己按照以下格式書寫,請參考:
1、自傳
基本介紹、求學歷程、個人經歷、大學成績折線圖、自我評估(人格特質、求學態度、人際關係)、五大能力(學習能力、研究能力、領導能力、合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報考動機
2、就學計劃
入學前、近程(在所上想修習的課程方向)、中程(論文題目或留學計劃)、遠程(未來要做什麼工作)
(二)面試
無論如何保持自信、心平氣和、穩穩妥妥的把內心最真實誠懇的感覺說出來即可,不必迎合老師。
1、事先準備簡短1~2分鐘的自我介紹
2、必問的問題不外乎是:為何對於這個所/領域有興趣?這間學校/研究所與其他學校/研究所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選擇來報考本所?你想要在本所學到什麼/未來規劃?
3、可以請熟識的老師幫忙寫推薦函